近期,金鄉、中牟、杞縣等大蒜主產區正迎來庫外蒜交易的收尾階段,“販子惜售挺價、存儲商邊罵邊搶”成為市場真實寫照。這場買賣之間的心理博弈,不僅直接影響現貨價格走勢,也在悄然錨定9月庫內蒜的開秤預期。
當前剩余貨源多分散于小販手中,“賣不掉就入庫”成為普遍心態,賣方惜售底氣較足。據國際大蒜貿易網數據,截至8月29日,金鄉一般混級蒜價格為2.78-2.82元/斤,但販子實際要價多數超過2.80元/斤,優質中大混級甚至試探2.90元/斤左右。其挺價邏輯清晰:前期收購成本多在2.30-2.50元/斤,低價出售即虧損;7月大蒜出口整體同比增27.08%,其中對印尼出口量同比大增56.62%,海外需求回暖增強信心;此外,杞縣、中牟等地進入芽蒜交易期,無芽好貨占比不足30%,優質貨源稀缺進一步加劇惜售。
存儲商則陷入“邊罵邊搶”的矛盾局面。中牟早熟蒜要價2.70-2.75元/斤,采購商仍不得不“頂著高價收”,甚至出現“幾家搶一車”的現象。背后是三重壓力:部分存儲商因前期觀望導致當前補庫被動,金鄉部分冷庫尚有10%-15%庫容未滿;市場普遍預期9月庫內蒜開秤價更高,“恐高更怕再高”的心理促使拿貨;當前產區上貨多但收家有限,買方議價權明顯不足。
從價格表現看,主產區呈現“高位震蕩”格局:金鄉一般混級2.78-2.82元/斤,中牟早熟蒜2.70-2.75元/斤,杞縣中大混級報價突破2.80元/斤,但實際高價區成交有限,多數交易落在2.70-2.80元/斤區間,“以質論價”特征突出。市場呈“有行有市但未放量”狀態,如金鄉魚山市場上貨超百車,成交僅30%-40%,采購商多小批量選收“對口貨”。其中優質中大混級因適宜出口和加工走貨較快,低端蒜米料也在2.55-2.68元/斤區間緩慢消化,整體交易“僵持中帶緊俏”。值得關注的是,貨源品質分化加劇博弈:好貨與差貨價差拉大至0.30-0.50元/斤,例如邳州6.5cm原皮蒜報4.10-4.20元/斤,5.5cm僅3.10-3.20元/斤。這既讓賣方更惜售好貨,也讓買方在“高價好貨”與“低價差貨”之間艱難抉擇。
現貨市場的博弈情緒,也直觀反映在華夏國際大蒜電子盤(以DS2512合約為例)的走勢上。
從8月29日的日K線圖可見,價格此前從低位(如4901附近)持續回升后,當日出現回調,開盤5450,最終收于5368,成交量超15萬手,持倉等數據也隨行情同步波動。這種盤面變化,正映射出資金對現貨“僵持中帶緊俏”格局的博弈,當現貨優質貨源緊俏、賣方挺價預期強烈時,電子盤曾同步走出回升趨勢;而當現貨成交僵持或短期預期出現微妙變化時,電子盤也會及時體現出波動調整的特征。
短期里,現貨大概率維持2.70 - 2.85元/斤的高位震蕩,若未來一周出口或國內消化不及預期,價格或將回調5 - 8分。長期看,庫外蒜收官價會成為庫內蒜開秤的“心理錨點”,若以2.80元/斤收尾,庫內蒜開秤價或在2.60元/斤以上。對于想參與大蒜市場的人來說,華夏國際大蒜電子盤與現貨深度聯動,能幫助大家更及時感知市場情緒、把握趨勢脈絡。不管是現貨從業者想對沖風險,還是投資者想參與行情,都可通過了解電子盤、開通交易賬戶,借助盤面與現貨的聯動性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。您覺得現貨博弈會如何影響電子盤走勢?歡迎評論區交流~

1.凡是文章底部注明文章來源的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網絡。文章中闡述的觀點及立場不代表國際大蒜貿易網的觀點及立場。如果文章涉及侵犯版權,請聯系國際大蒜貿易網客服0537-3163971進行刪除;
2.國際大蒜貿易網發布的價格、行情、數據等信息僅作為交流參考,不可作為您存儲、購銷、投資等決策的直接依據。國際大蒜貿易網不對您由此產生的虧損負責。